代谢组学(Metabonomics)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关于生物体系内源代谢物质种类、数量及其变化与内在或外在因素的科学,是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谢组学创始人Jeremy Nicholson教授认为,人体应该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来研究,应用代谢组学理解疾病过程,与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思维方式不谋而合。有学者认为,将代谢组学与中医的辨证论治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成为中医学走向国际化的通用语言,并推动中医中药的现代化进程。近年来,经典中药麝香保心丸在明确了化学物质的基础上,利用代谢组学研究其抑制心肌梗死的机制,已走在了中药系统生物学研究的前沿。
代谢组学 破解抑制心肌梗死机制
第二军医大学张卫东教授等通过代谢组学方法对麝香保心丸治疗心肌梗死的机制进行了研究。研究通过结扎大鼠心脏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构建心肌梗死模型,对所得出的数据进行代谢组学评价。研究结果显示,麝香保心丸可逆转心肌梗死大鼠尿液中的大部分生物标志物水平。其中,部分生物标志物水平可被逆转至正常。这些标志物均与心肌能量代谢有关,这提示麝香保心丸主要是通过调控能量代谢途径、抑制心肌肥大及氧化损伤,从而多途径治疗心肌梗死,延缓心肌梗死进展,且长期应用具有很好的调控作用和时间依赖作用。该项研究发表于国际著名系统生物学杂志《分子生物系统》。
长期服用 有效改善预后
在临床应用初期,麝香保心丸多作为急救用药,可快速缓解心绞痛症状。随着专家对其作用机制、临床疗效的深入研究及观察发现,麝香保心丸长期服用可改善心肌能量代谢,提高心肌能量利用程度,从而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延缓心肌梗死进展。梁国才教授对心肌梗死后病人进行分组对照观察,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长期(1年-5年以上)应用麝香保心丸,对照组未长期应用麝香保心丸。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平均生存期较对照组显著延长,另有临床研究显示,长期应用麝香保心丸在防治心绞痛发作、心肌梗死再发,以及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率及降低死亡率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柏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