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于2013年12月10日《健康报》
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当前我国慢性肾病(CKD)的发病率已接近欧美发达国家,为10%左右。其中,高血压、糖尿病、肥胖、肾毒性药物等导致的继发性肾病不断增多,其中高血压是主要的继发行因素。据国际肾脏病协会统计,高血压肾病在自然人群中的年发病率为98/100万~198/100万。
肾脏是高血压的重要靶器官之一,高血压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会破坏肾脏血管。高血压肾脏损伤轻则可见夜尿增多、蛋白尿,重则可引起血尿、肾功能不全,诱发尿毒症、肾衰竭,导致较高的致死、致残率。既往研究显示,血管紧张素Ⅱ和炎症因子是引起间质细胞增殖、入球和出球小动脉收缩、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等高血压肾脏损伤的主要原因,即高血压肾病的病理改变是由慢性炎症引起。故改善炎症状态是高血压肾病治疗的主要目标。
麝香保心丸是一种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药复方制剂。是临床广泛应用的处方药之一,可通过抗炎机制发挥心血管保护作用。近年来,麝香保心丸对多种器官损伤的保护作用已引起临床广泛关注。
2011年,曾因发现一氧化氮具有血管扩张作用而荣获1998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的美国学者弗瑞德•穆拉德(Ferid Murad)等在《国际普通内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探讨麝香保心丸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肾脏炎症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其主要目的是观察麝香保心丸对SHR肾脏炎症性指标及肾脏形态和功能的影响,以期明确该药在高血压肾病中发挥保护作用的具体机制和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该研究将4周龄雄性SHR分为SHR组、麝香保心丸低剂量组(13.5 mg/kg)和麝香保心丸高剂量组(40 mg/kg)。研究结果显示,麝香保心丸可显著降低高血压大鼠肾脏血管紧张素Ⅱ浓度,同时显著降低肾脏炎症性损伤各项指标的表达水平,这提示麝香保心丸可以有效减轻SHR肾脏炎症性损伤。
结果表明,在SHR中,麝香保心丸通过抑制高血压性肾病的炎症状态,明显改善了肾脏功能,且这种保护作用并不依赖于对血压的调节。以往多项临床及动物实验结果显示,麝香保心丸具有显着的抗炎、抗氧化作用,这很可能是其治疗高血压性肾病的作用基础。
瑞德•穆拉德(Ferid Murad)教授的研究为麝香保心丸的心血管疾病靶器官保护作用提供了又一有力证据。(柏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