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龙凯时(官方登录)人生就是博!

    新闻中心

    News

    《医师报》—麝香保心丸——破解中药复方密码的先驱—解读心血管经典药物麝香保心丸(二)

    发布日期:2008-10-21来源:尊龙凯时药业
    摘自《医师报》
     
    编者按:                         
     
           中医药历史悠久,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在疾病防治特别是西药疗效有限的慢性疾病、顽固性疑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其独特的疗效,中医药越来越受到国际的接纳和尊重。
     
           2007年2月,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特地发布了一项与中医药密切相关的指导性文件《补充和替代医学产品及FDA管理指南》草案,认同传统中医药学是有理论有实践的完整医疗体系(Whole Medical Systems)。但草案要求依照现代药理学解释中药复方对于复杂人体的作用:首先,需要知道中药复方的物质组成;其次,这些物质组成在药物中是否稳定可控;第三,进入人体的代谢情况如何;最后,进入人体的多种物质成分在机体中发挥什么样的生物效应。
     
           传统中医药的独特疗效,来源其多途径、多靶点及多种组分的整体药物作用。也正因其所含成分多,组分复杂,其物质基础研究工程浩大,难度高。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网站公布“中成药基础研究获突破”的新闻:“十一五”国家科技重点支撑项目复方中药基础研究取得新进展,国家中药保密品种麝香保心丸物质基础已基本阐明,共含有95个纯化合物。该研究成果标志着中成药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为制定中药复方标准、深入开展系统生物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正文:
     
           麝香保心丸作为防治冠心病的常用中成药,因疗效卓越,安全性髙,受到越来越多医师及患者的认可;众多基础和临床研究已经证实了麝香保心丸扩张冠状动脉、保护血管内皮、抑制炎症、稳定易损斑块等血管保护作用极其特有的促进治疗性血管新生作用。其独特的促血管新生作用,能促进缺血心肌血管新生,完善侧枝循环,从而改善心肌的缺血状态,减少冠心病心绞痛等心血管危险事件的发生。
     
           对于麝香保心丸促进血管新生及其防治冠心病的奥秘,医药界对其显示出浓厚的兴趣,上海市科委“中药现代化专项”基金及“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将其列为首要研究对象并特别组织第二军医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等专家组,开展了对其物质基础及安全性进行深入研究,并取得一系列可喜的成果:
     
    一、麝香保心丸物质基础研究
     
    1、   从麝香保心丸分离得到95个化合物,基本明确物质基础
     
           研究采用经典柱色谱结合制备、半制备液相色谱等技术,对麝香保心丸及其麝香、牛黄及蟾酥等组成药材进行了系统分离和结构鉴定研究。目前共分离得到95个纯化合物,并运用各种波谱技术鉴定了其化学结构,其中4个为新化合物。
     
           主要结构类型有人参皂苷、胆汁酸、强心甾、吲哚生物碱、有机酸酯等非挥发性组分和麝香酮类、香脂酸等挥发性组分。基本明确了麝香保心丸的物质组学,为制定中药复方标准、深入开展系统生物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2、运用指纹图谱和多成分定量分析评定了麝香保心丸的批次稳定性
     
           中成药给人的感觉往往是成份复杂,受药材产地、采集季节的不同,批次之间质量稳定性差,影响了中成药的进一步使用。
     
           麝香保心丸成分性质差异很大,既有挥发性成分,也有非挥发性成分,为严格保证产品质量的均一稳定,麝香保心丸采用了严格的质量控制手段,并根据挥发性成分及非挥发性成分的不同特点分别建立了麝香保心丸高效液相及气相的指纹图谱,对麝香保心丸中非挥发性成分及挥发性成分进行全面的定性分析,为麝香保心丸质量的有效控制奠定基础。
     
           研究对12批样品色图谱分别采用相似度软件(中国药典委《评价系统》)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统计处理,发现目前12批成品相似度范围在0.925-0.981(完全相似为1)。不同批次麝香保心丸指纹图谱相似度高,说明不同批次的药物中各种化学物质成分稳定,证实了临床疗效的稳定性,消除了医师对中成药质量稳定性差的忧虑。
     
    3、药物动力学研究证实蟾酥的半衰期较短,长期使用不易蓄积
     
           以往对于蟾酥的研究发现具有类似洋地黄的减慢心率、增强心肌收缩力等作用,而洋地黄类药物由于较长的半衰期,使得剂量调整复杂、容易产生药物蓄积,从而使得临床医生对含有蟾酥类药物安全性的疑虑。
    通过此次研究对蟾酥中主要成分药动学研究结果发现:它们的半衰期都很短,每天三次的间隔服用可以保持有效物质的浓度且不易蓄积发生不良反应。患者连续6个月服用麝香保心丸,血液、肝肾功能等各项指标未见异常,从而解除了临床医生对含有蟾酥类药物安全性的疑虑,为麝香保心丸长期服用提供合理依据。这些研究成果,为进一步破解麝香保心丸的密码、制定我国中药复方标准奠定了基础。
     
    4、麝香保心丸入血成分研究,初步明确了生物活性物质
     
           通过使用UV检测等方法,麝香保心丸的入血色谱峰和空白血清、标准色谱图对比初步发现,共计11个成分原形化合物入血,18个成分代谢产物入血。入血成分的明确为进一步明确这些物质组对于机体的药理作用、药代动力学研究及系统生物学研究奠定了基础。(系统生物学研究,即生物体系经受复杂的中药物质组的扰动后的应答过程和变化规律)。
     
           麝香保心丸的物质基础初步明确后,对随后通过系统生物学并结合经典药理学的研究阐明麝香保心丸的作用机制产生了积极的意义,为现代医药科学解释麝香保心丸独特的促血管新生作用提供了保障。后继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将进一步破解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的密码。
     
    二、麝香保心丸长期用药的安全性评价
     
           采用随机、非盲对照临床研究模式,选择200例冠心病患者,口服麝香保心丸6个月,通过门诊随访等手段,全面评价了麝香保心丸长期用药的安全性。200例患者中男144例(72%),女56例。患者年龄为42~85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吸烟史、药物过敏史、血压、合并疾病情况、药物治疗、血糖、血脂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随机化效果好,两组患者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血常规检测结果无明显异常
        
           麝香保心丸强化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各自在治疗前后的血常规总体水平无明显变化。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小板(PLT)的正常范围分别为4×1012/L~5.9×1012/L、4.5×109/L ~11.9×109/L和100×109/L ~300×109/L,当检测值超出正常检测范围20%时为异常。随访过程中,没有患者的RBC水平大于正常值上限的20%,仅麝香保心丸强化治疗组在治疗3个月时发生了2例RBC轻度下降,末次随访时均已恢复正常。治疗前常规治疗组有1例WBC水平大于正常上限20%(13.54×109/L),但在随访过程中未发现WBC水平大于正常上限20%的患者。在治疗3个月时发现4例患者的WBC轻度下降,除1例失访外,其他3例患者在末次随访时已恢复正常。治疗过程中无患者出现血小板异常。
     
    2、肝、肾功能无明显异常
     
           各组内在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总体水平无明显变化。ALT、血肌酐(Scr)各自正常上限分别为50 U/L 和130 μmol/L,以检测值超出正常上限20%为异常。入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了ALT、Scr异转率分析。结果显示,治疗过程中有3例患者在治疗3个月时ALT轻度增高,至末次随访时均已恢复正常(表1);随访6个月时,常规治疗组有2例Scr轻度升高,但升高并不显著。
     
    3、血糖、血脂水平未见异常,无严重心律失常发生
     
           各组内在治疗前后血糖、血脂的总体水平均无显著变化(表2)。在心电图随访过程中,未见PR间期和QT间期明显延长,无严重心律失常事件发生,新发房早和新发房颤各1例,经处理后已获得有效控制。
     
    4、治疗6个月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麝香保心丸每天3次、每次两粒,治疗冠心病患者6个月,不良反应少,且治疗前后各时间点的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总体水平相同,无显著差异。该结果表明,麝香保心丸的耐受性和安全性良好,适合冠心病患者长期应用。
     
           作为一种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的代表性中成药,麝香保心丸临床应用已近30年。近年来大量的基础研究证明,麝香保心丸的作用机制涉及直接扩张血管、清除氧自由基、改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抑制血管壁炎症、促进血管新生等诸多因素;临床研究表明,长期应用麝香保心丸治疗可以降低冠心病心绞痛发生率,改善急性心肌梗死的预后,预防心绞痛等急性心肌缺血发作,改善心功能,全面提高生活质量。麝香保心丸安全性髙,适合长期服用,在冠心病治疗和二级预防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联系我们

    • 客户服务热线:400-820-4491
    • 产品售后服务:021-62506452-216
    • 代理合作:18674053560
    • 总部地址:上海市黄浦区龙华东路325号博荟广场A座15楼
    • 联系电话:021-63503300
    • 奉浦研发生产基地:上海市奉贤区肖业路388号
    • 联系电话:021-62506452
    • 邮箱:inquiry@jhdczs.com

    关注我们

    更多资讯敬请关注
    尊龙凯时官方公众号

    更多专业资讯敬请关注
    心希望快迅公众号
    (仅供医药专业人士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