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许沁
晚报讯 我国中药复方研究水平又上一个新台阶!国际著名系统生物学杂志2011年第一期刊登了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张卫东教授带领的课题组完成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麝香保心丸对心肌梗死治疗作用的药理机制主要是通过整体调整包括炎症反应、能量代谢以及心肌肥大等通路的代谢过程,从而抑制心肌梗死的进展。该研究结果已发表在国际著名系统生物学杂志《分子生物系统》上,从系统生物学角度阐明了麝香保心丸的作用机制,将我国中药复方研究水平推向新台阶。
麝香保心丸是临床上治疗冠心病和心绞痛的首选药物。临床研究表明,麝香保心丸对各型心绞痛均有良好效果,且起效迅速,能快速缓解心绞痛症状。由于麝香保心丸是由七味中药组成的复方,所含成分非常复杂,其作用机制的阐明一直是困扰着该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问题。
几年来,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研究人员通过采用大鼠心脏冠脉左前降支结扎造心肌梗死模型,以代谢组学为分析手段和对心肌梗死大鼠尿液分析,探讨心肌梗死的分子机制,并从整体上考察麝香保心丸对心肌梗死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心肌梗死造模后,给予麝香保心丸治疗的大鼠状态明显好转,且有部分大鼠状态能达到正常水平。
同时,研究还通过对部分生物标志物的逆转来体现麝香保心丸对心肌梗死大鼠的治疗作用。麝香保心丸对能量代谢相关产物的逆转,表明麝香保心丸可抑制心肌缺血导致的能量代谢紊乱,提高心肌能量的利用,增加能量供给,减少心肌细胞凋亡,降低心肌梗死程度,起到治疗心肌梗死的作用。
该研究不仅为全面阐明麝香保心丸治疗心肌梗死作用机制奠定了坚实基础,更为推进该药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该研究获得了国家新药创制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中药现代化基金的支持。